讀書銅關公手中捧得什么書
說道關公,在三國演義中描繪的出神入化,在我國可以說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,沒有人是不知道關公的,在我國更有文拜孔子武拜關公的習俗,關于關公的造型有多種多樣,讀書銅關公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造型,那關公手中捧著的是那本書呢?
在關公眾多的藝術造型中,為了將關公儒將的形像表達出來,特別是在關公廟中的塑像,多數(shù)是手拿《春秋》,春秋作為儒家的五經(jīng)之一,它是我國現(xiàn)存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。它以歷史大事為主線,按照時間、地點、人物,記錄了從春秋時魯國從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(前 722~前481)魯國的政治、軍事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、天文氣象、生產(chǎn)生活等諸方面,同時也順便記載了其他諸侯國之間關于聘問、會盟、征伐、婚喪、篡弒等方面的事件,文字簡略,重敘結果,不鋪敘過程,對后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。孔子曾說過:“知我者春秋,罪我者春秋?!?/span>
在三國演義中關于關公讀春秋很有多的情節(jié)描寫,建安五年(200年),曹操東征,關公下邳兵敗,為保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,歸附曹軍入許昌。曹操賜關公住宅一處,關公為避嫌疑,將一宅分為兩院,兩位嫂嫂居內(nèi)院,自己住外院,晨夕問安,夜讀春秋,秉燭達旦,傳為美談。
赤壁之戰(zhàn),曹操兵敗,敗走華容道,關公截住去路。曹操用程昱之策,知道關公明《春秋》,即以《春秋》動之。曹操哀告關公曰:“五關斬將之時,還能記否?大丈夫以信義為重。將軍深明《春秋》,豈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?”
根據(jù)史料的記載關公讀的應是《左氏春秋》,因其為兵法與講史演義而來,所以對于“武圣”關公而言更為適合恰當,于是關公讀春秋的儒將形象也感染了后世的無數(shù)忠臣良將,讀書銅關公也就成為了最為經(jīng)典的造型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