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內(nèi)外的關公銅像與信仰
關公崇拜,指對被尊稱為關公、關老爺、關王、關帝、武圣等的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的崇奉與膜拜。關羽的“義絕”形象是《三國演義》中羅貫中刻畫的“三絕”之一,這一形象深入人心,千百年來實現(xiàn)了“由人而神,由神而圣”的演變。
關羽作為“武圣”,與“文圣”孔子并稱。而為了供奉關羽而設的關帝廟也與孔廟一樣遍布全國,甚至在數(shù)目上遠遠超過了文圣孔廟。海內(nèi)外對關公的崇拜可謂長盛不衰。
目前我國臺灣擁有大大小小的關公廟宇200余座,分布寶島各地,每日香火繚繞,前來景仰膜拜者絡繹不絕。在臺灣各地,新的關廟和銅關公像仍在繼續(xù)建造。據(jù)粗略統(tǒng)計,全島的關公信徒有幾百萬之多,其人員涉及黨、政、軍、警、商賈和民眾等各個層次。
自海峽兩岸關系緩和后,臺灣有不少團體不惜重金,組織了浩浩蕩蕩的關公朝拜團,紛紛來到山西運城的解州關帝廟、常平關圣家廟及湖北當陽的關陵、河南洛陽的關林等處朝圣、尋根問祖。
香港有不少公司、商店和工廠供奉著關羽的塑像或畫像,警察出巡時,也要先拜關公,求其庇佑。